2013年为阿斯利康转型的重要一年,这一年宣布进行战略重组,将公司重点放在三个领域,肿瘤学就是其中之一。之于ADC的布局也是从这一年正式开启。豪赌ADC
2013年,阿斯利康旗下全球生物药研发部门MedImmune斥资4.4亿美元收购了Spirogen公司,开始涉足ADC领域。之后,阿斯利康参与了ADC Therapeutics多轮融资,并就后者在研ADC管线建立了商业合作。不过,这些布局似乎都没让阿斯利康在ADC领域激起什么水花。
而2019年与第一三共的合作,真正开启了阿斯利康在ADC领域的明星之路。2019年,阿斯利康与第一三共签订的高达69亿美元的授权合作,获得DS8201非日本区权益。而这样一笔被豪赌式的巨额交易,也令投资者十分不看好。公司股价当日受此影响还下跌了5.9%。
现在看来不得不叹其眼光之毒辣。DS-8201已被共认为ADC领域的标杆性产品。自问世以来创造了许多辉煌战绩,DS-8201不仅革新了整个了HER-2乳腺癌治疗格局,也在胃癌、肺癌等其他HER-2实体瘤领域也大放异彩。
follow第一三共
DS-8201的大获成功也迅速引领DXd类ADC药物的研发热潮。鉴于DXd-ADC普遍优秀的临床疗效,开发其相似技术路线ADC药物被认为成功率较高,且有望维持DXd系列ADC的有效数据。因此,不少药企也纷纷布局各类DXd系列ADC药物。
恒瑞医药通过熟练的fast follow策略,快速开发了多个DXd系列ADC药物,布局了HER2、TROP-2、Claudin18.2、HER3、B7H3等多个靶点。而百奥泰在放弃BAT8001和BAT8003两款ADC药物开发后,也快速追随第一三共,推出了相似的技术路线,“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可剪切Linker,凭借新的技术路线,百奥泰也很快把两款ADC推进了临床。
而阿斯利康在除了依靠第一三共提供的ADC药物外,也开始寻求内部自主研发,并Follow第一三共的技术路线。据管线显示,阿斯利康自主研发了一款靶向B7H4的ADC药物,其中payload就是采用了与第一三共类似的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去年10月,阿斯利康已经在ClinicalTrails.gov上登记了一项I/II期临床,日前,AZD8205已在国内获批临床。
在今年的AACR会议上,阿斯利康还披露了其临床前结果。在一项26例TNBC PDX肿瘤模型试验中,3.5mg/kg的AZD8205单次静脉注射给药的总缓解率为69%(肿瘤较基线消退≥30%),在9/26(36%)的模型中观察到完全缓解。总结
肿瘤业务已经成长为阿斯利康三大核心业务之一。据今年上半年报,肿瘤领域营收占比35%,为业绩贡献最多的领域。而近年来,通过外部收购/合作、自主研发。阿斯利康管线中已积累了多达10余款在研ADC产品。未来,ADC将作为夯实其肿瘤业务业绩增长的重要板块之一。
参考出处:
DS-8201不是终点:喜树碱及其衍生物ADC的开发以及增强治疗效果的策略
全球市值TOP10药企——阿斯利康研发管线梳理
再战HER-2,百奥泰新一代HER-2 ADC获批临床
DS8201获批第三个癌种--HER2+NSCLC
再战HER-2,百奥泰新一代HER-2 ADC获批临床
恒瑞“重仓”A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