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重磅 | 医保基金会穿底吗?4图揭示
医改专题 赛柏蓝 2022-10-09 2841

医保基金真的要“穿底”了吗?当然不会。

现从全国及各省医保基金可支付时长、各省人均医疗费用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简称“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居民医保”)两种,其中,职工医保基金由社会统筹使用的统筹基金和个人专项使用的个人帐户基金构成,居民医保是于2016年后由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整合而来。

2021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累计结存36156.3亿元,其中职工医保累计结存29439.7亿元,居民医保累计结存6716.6亿元,职工医保累计结存占了全国医保基金累计结存的81%。

01承受力提高

全国基本医保基金累计结存由2012年的7644.5亿元增加到了2021年的36156.3亿元,10年增长了3.7倍,2021年,在承担了大量新冠疫苗接种支出的情况下,医保基金依然做到了收大于支,且当期结存4684.48亿元较2020年的3814亿元还多出了870.48亿元,多出了23%

全国医保基金家底还能使用多久呢?

如用当年基金支出来衡量的话,2021年底全国36156.3亿元的累计结存可供使用18.05个月,高于2020的17.97个月。

实际上,自2018年以来,基金的可支付时长一直呈增长趋势,2018-2021年,全国医保基金累计结存可使用月数由15.8个月、16.1个月、17.97个月,提高到了18.05个月,2021年较2018年提高了2.3个月。

总之,尽管依然承压,但医保基金可承受能力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增加。(详见图一)

当然,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间还不能共享,职工医保中的个人账户也不能统筹,目前的统筹区也仅是区域较小的地市级和县区级,还不能全省乃至全国统筹,所以本文所用的可支付月数仅供基本参考之用,不能作为严格意义上的比较依据。

02 控费显效

医保基金承受能力增强的原因何在?

近年来,医保基金承受的压力不可谓不大,除老龄化加剧、企业经营困难、新纳入医保品种也要增加医保支出等因素外,新冠疫苗注射与财政共担1200余亿元(截至今年4月);2020全国地方累计减征1649亿元。累计减征职工医保单位缴费1649亿元。医保扶贫政策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超3600亿元(截至2020年底)。

但按照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取消以药养医”的要求,新成立的国家医保局实施的系列控费政策也节省了大笔医保基金。

其中国家带量采购(含药品和耗材)节省1700多亿元/年,省级带量采购节省240亿元/年(截至2020年);2018-2021年打击骗保追回582.85亿元。

此外,带量采购形成的价格联动,重点监控,地方医保目录出清和长期以来的辅助用药概念广泛渗透也减少了大量医保基金的支出,所以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增强了。(详见图二)

03 区域失衡

尽管全国医保基金形势向好,但各省份间差距很大,且主要体现在职工医保上,下文对各地差距进行分析。

一、各省承受力

2020年底,西藏的基本医保基金累计结存147.7亿元,2020年全年支出32.9亿元,照此计算,西藏2020年底的累计结存可供使用53.9个月(四年半),是全国可供使用时间最长的省份。

第二是上海,可用37个月(约3年);中位数是广西17个月

可用20个月以上的有8个省份,如广东(23.5个月)、青海(23.1个月)、浙江(22个月)、新疆(21.5个月)和吉林(21.1个月)等。

可用时间最短的是河南省,仅可使用11.42个月(不足一年),其次是甘肃(12.4个月)、安徽(12.7个月)、北京(13个月)和重庆(13.2个月)等。

医保基金可使用时间最长的西藏是最短的河南的4.7倍。

医保基金筹集的原则是“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09〕67号,统筹地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累计结余原则上应控制在6至9个月平均支付水平。

超过15个月平均支付水平的,为结余过多状态,累计结余低于3个月平均支付水平的,为结余不足状态。可见,2020年各省基金累计结存可使用时长全部在安全线以上。(详见图三)

二、各省待遇

医疗费用支出占了职工医保基金总支出的大头(2020年占87%),也是参保人员享受医保待遇感受最直接的部分,但因各地经济水平和人口结构的不同,尤其职退比不同,使各地的人均医保待遇相差很大。(注:职退比=在职参保人数/退休参保人数,反映多少个缴费的在职职工要养1个不缴费的退休职工。)

2020年,全国职退比为2.8,全国职工人均医疗费用支出为3274元/年。

上海职工人均医疗费用最高,为5992元/年,其次是天津和北京,分别为5545元/年和5389元/年。

上述3个直辖市都超过了5000元/年,这除与其医保基金结存和物价水平等有关外,更与当地的职退比有关,津沪京三地的职退比分别为1.8、2.1和4.5,在全国分别排在第5、第10和第30位,除北京外,天津和上海的职退比都是非常低的,也就是退休职工的比例很高,相当于每1.8个和2.1个在职职工就要养一个退休职工。

2020年,全国退休参保人员的人均医疗费(7404元)是在职参保人员人均医疗费(1808元)的4.1倍,退休人员多的地方,人均医疗费用就高,

浙江的人均医疗费用为4091元/年,超过3000元/年的有11个地区,如重庆(3825元/年)、青海(3779元/年)、江苏(3563元/年)和云南(3554元/年)等。

年人均医疗费用最少的是海南省,只有2115元/年,最高值上海(5992)是最低值海南的2.8倍;其次是西藏(2123元/年)、广东(2135元/年)、甘肃(2357元/年)和山西(2408元/年),都不足2500元/年;中位数是吉林2975元/年

广东经济发达,2020年累计结存也最大(3664.6亿元),一则广东人口最多,二则其职退比最大(7.36),毕竟是人口流入最多的省份,年轻人多、退休人员少,人均医疗费用也就相应的低。

职退比位居广东之后的分别是北京(4.5)、福建(4.2)和浙江(4.1),都是多达4个以上的在职参保职工养一个退休职工,其后是西藏(3.6)和山东(3),职退比也都在3以上。职退比较高的地区都是东部沿海人口流入地区。

东三省的黑龙江(1.24)、辽宁(1.44)和吉林(1.65)职退比最小,黑龙江低至每1.24个在职参保职工就要养一个退休职工,医保基金负担最重。

其次是江西(1.81)、天津(1.84)、青海(1.92)和内蒙(2),职退比都在2以下,职退比较低的地区都是人口净流出和老龄化较严重的地区。

职退比中位数是陕西2.54。(详见图四)

近年来,全国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和可支付时长都在不断增加,随着医保控费政策的进一步发力,这种效应还将继续提升。

我国医保基金在筹资负担、待遇、基金结余等方面还存在严重的区域失衡。解决区域差距的主要措施就是提高统筹层次。2020年3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做实市地级统筹,同时推进省级统筹,目前市地级统筹已基本实现,并有8个省份实现了省级统筹。

作者:张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