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许多药企主要集中在抗肿瘤、自身免疫等热门赛道上。实际上,医药市场还有很多极具市场前景的赛道,例如中枢神经系统领域就是其中之一。
在中枢神经系统细分疾病中,比如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病等仍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而且由于研发壁垒高(投入大、成功率低),鲜有入局者、赛道不拥挤,一旦药企取得突破性进展,便能获得市场的认可。
正是基于抗精神分裂症药领域近几十年来一直缺乏有效新药的稀缺性,使得绿叶制药在自研产品LY03010利好频传和利培酮缓释微球(Rykindo)成功闯关FDA的推动下,近两个半月实现股价暴涨超110%。
本文就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出发,梳理中风(脑卒中)、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病等具有代表性的疾病及国内药企布局的研发管线。
极具稀缺性的千亿赛道,市场空间广阔
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神经系统最主体部分。中枢神经系统(CNS)包括大脑、脊髓和视网膜,视网膜是视觉系统的感觉组织。
从定义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指影响大脑或脊髓结构和功能的一组神经障碍,大致可分为几大类:
例如,血管疾病,典型疾病如中风(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比如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等;结构性障碍,比如颈椎病、脑或脊髓肿瘤等;功能障碍,比如头痛、癫痫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比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神经分裂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等;肿瘤,比如胶质瘤、转移瘤、生殖细胞肿瘤等。
中枢神经系统重点细分领域
下面就中枢神经系统重点细分领域的市场格局和在研管线等进行梳理。
1 脑卒中用药领域
脑卒中(中风)指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是中国居民死亡原因之首,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占中国脑卒中的 69.6%-70.8%。
国内脑卒中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我国脑卒中存量患者人数正以每年超4%的速度增加,且预计到2024年将达1980万人。
目前,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主要包括改善脑血循环(静脉溶栓、血管内治疗、抗血小板、抗凝、降纤等方法)、他汀及神经保护。
从获批情况看,国内已获批上市的脑卒中创新药(截至2022年6月),包括勃林格殷格翰的阿替普酶、石药集团的丁苯酞(恩必普)、先声药业的先必新(依达拉奉右旋莰醇)和康缘药业的银杏二萜内酯葡胺等。其中,丁苯酞在脑卒中领域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2021年为16.8%)。
在研管线方面,先声药业在中枢神经疾病药物管线同时布局靶点创新和剂型创新,形成了脑卒中领域的全方位覆盖,其中先必新拓展的新适应症出血性脑卒中处于Ⅱ期临床、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先必新舌下片目前处于Ⅲ期临床等。
2 脊髓灰质炎疫苗领域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脊髓灰质炎病毒为嗜神经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细胞,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
脊髓灰质炎疫苗(简称脊灰疫苗)是预防和消灭骨髓灰质炎的有效手段。其中,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预防由脊髓灰质炎Ⅰ型、Ⅱ型和Ⅲ型病毒感染导致的脊髓灰质炎,国内已有产品获批上市的有医科院生物所、北京生物和北京科兴。
在研管线方面,目前国内已有5项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进入临床阶段,其中武汉所进展较快,已于2019年报产;天坛生物、科兴生物和民海生物(康泰生物子公司)均已开展临床Ⅲ期试验。
3 帕金森病用药领域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
从患者人数看,根据2021年发布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我国帕金森病患病人数将从2005年的199万人上升到2030年的500万人,几乎占到全球帕金森病患病人数的一半。另外,根据米内网数据,2020年我国帕金森病用药市场规模约26亿元,自2013年起年均增速基本保持在6%。
帕金森病的早期治疗为预防运动并发症,标准疗法为左旋多巴;中晚期帕金森病的治疗目标为改善症状波动和异动症,代表性药物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DAs)、MAO-BI:单胺氧化酶B型抑制剂、COMTI: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抑制剂。
在研管线方面,绿叶制药在研的注射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一周一次),机制上为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DAs),是全球首个能够长期产生持续多巴胺能刺激的药物,已经于2022年7月中国III期临床达到预设终点。
4 精神分裂症用药领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且经常使人衰弱的、严重的精神疾病,会影响到患者的思考、感受和行为方式,出现阳性症状(幻觉和妄想)、阴性症状(难以享受生活和远离他人)、情感症状、认知缺陷以及冲动攻击行为。
从患者人数看,全球约2300万人患精神分裂症,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于2022年达到682.8万人;治疗首选为抗精神病药,分为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目前,全球获批上市的抗精神病药主要为D2受体阻滞剂,对阳性症状有效,但针对阴性症状及认知损害的疗效有限。
为此,全球药企正加速研究非D2受体药物治疗的新机制、新型药物,包括5-HT2A受体拮抗剂、mAChR激动剂/毒蕈碱胆碱能激动剂、微量胺相关受体1(TAAR1)激动剂等。
在研管线方面,绿叶制药研发的注射用利培酮微球(两周一次)(瑞欣妥,Rykindo,LY03004)已分别于2021年、2023年获国家药监局、美国FDA批准上市,另外自研的棕榈酸帕利哌酮缓释混悬注射液(每月一次)(LY03010)已向国家药监局提交上市申请,而且已于2022年12月在美国达到关键临床试验预设终点,并计划通过505(b)(2)的途径向美国FDA提交NDA。
再鼎医药于2021年11月向Karuna Therapeutics引进了在研疗法KarXT(呫诺美林——曲司氯铵),作用机理为口服M1/M4型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此前,Karuna公司宣布称,计划于2023年年中向FDA提交KarXT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新药上市申请。
5 多发性硬化症用药领域
多发性硬化症(MS)是最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髓鞘疾病,以多发病灶、缓解、复发病程 为特点,好发于视神经、脊髓和脑干,多发病于青、中年,女性较男性多见。
据资料显示,多发性硬化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235/10万,属于罕见病。目前,我国约有3万余名多发性硬化患者。由于该疾病高发于20-40岁中青年女性,又被称为“美女病”。
目前,美国已上市4种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创新生物药,中国只上市了由诺华研发的新型CD20单抗奥法妥木单抗ofatumumab(商品名:全欣达)这一款治疗MS的创新生物药。
在研管线方面,美国针对多发性硬化症的在研创新生物药较多,而且药品形式包括单抗、干细胞治疗、微生物相关、T细胞治疗和抗体类融合蛋白等。
目前,国内研发进度以荣昌生物的泰它西普(RC18)领先,截至2022年6月30日,在多发性硬化症的II期临床试验已招募了6名患者。
6 阿尔茨海默病用药领域
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导致痴呆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
据统计,全球痴呆症患者人数将从2019年的5740万例增加到2050年的1.5亿例;2020年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约有900万,预计2050年将达到2100万。
尽管数十年来全球针对阿尔茨海默展开了百余项新药研发项目,但是由于发病机制复杂,无数新药折戟。不过,目前FDA已经批准了一些可减缓其进展并缓解症状的药物,比如阿杜卡单抗(aducanumab)和利凡斯的明(rivastigmine)。
在研管线方面,绿叶制药研发的利斯的明透皮贴剂(一周两次,LY30410/ LY03013)已在欧盟多个国家获得上市许可,该药在国内的上市申请已于2022年4月获国家药监局受理,用于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先声药业研发的SIM0408处于Ⅱ期临床治疗早期AD的全球临床研发已进行到临床Ⅱ期。
结语
可以看到,中枢神经系统领域有着许多耳熟能详的细分领域,但由于许多疾病发病机制不明或者病因复杂,导致研发壁垒高、新药研发失败率大,国内鲜有药企布局。
作为先行者的绿叶制药、先声药业等,目前均已有产品实现商业化。未来期待有更多的国内药企进军这些赛道,解决更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参考资料】
1.各公司财报、公告、官网
2.《先声药业-2096.HK-三大板块差异化加速转型,创新产品增长强劲》,安信国际
3.《先声药业-2096.HK-投资价值分析报告:革故鼎新,转型迭代正当时的制药龙头》,中信证券
4.《绿叶制药-2186.HK-国内否极泰来,海外曙光已现》,招商证券
5.《稀缺药物领域!2300万患者存迫切需求,两家国内医药龙头有望诞生重磅炸弹》,瞪羚社,202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