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CAR-T牛人再“出山”,天使融资即近亿。独家专访范晓虎:创业做什么?怎么做?
产业资讯 E药经理人 2023-02-10 2595

即使没有大环境的下行,“资本寒冬”在这几年过热的高风险生物科技投资也会作为“定时炸弹”发生。在西安交通大学基因与细胞治疗研究院院长范晓虎看来,资本寒冬的根本原因在于前几年创新药资本狂热催生的泡沫,是泡沫必然会破裂。越早破裂,越能早点开始进化和修正,回归投资的本源、创新的本源、学术的本源,于行业而言长期来看是一件好事。

对于企业来说,要扎扎实实练好内功,研发弱就要加强研发,找真正优秀的人才,真正懂得行业技术的逻辑,确实能够发现新靶点新机制和解决问题的人才,这才是上上之策。而范晓虎本人,在过去的一年时间,离任传奇生物后,就投身到高校科研转化工作中去,创建了西安交通大学基因与细胞治疗研究院。在这一过程中,他始终在寻找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思考如何用细胞与基因疗法(CGT)来进行颠覆性医疗技术革新。因而他又筹备了一个新的出发点,近期在深圳创立了(Wondercel Therapeutics)湾岛细胞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新一代细胞基因治疗技术的探索。就在今日,湾岛细胞科技完成近亿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元生创投独家投资。本轮融资主要用于推进项目的早期研发。

Q:E药经理人融媒体

A:西安交通大学基因与细胞治疗研究院院长范晓虎

泡沫早破早好

Q:你作为国内细胞疗法领域的研发先驱,请你总结评价下2022年细胞与基因疗法领域发展的关键词或关键描述。

A:如果单纯从国内的细胞疗法来看,我认为关键词是百舸争流。目前已经有不少国内企业取得了关键性进展,国内该领域的新药临床研究审批(IND)数量不断增加,并且呈现出差异化趋势。此外,多家中国细胞疗法企业进行的一些探索性临床研究取得了有国际竞争力的进展。

不过真正的差异化和产业化发展之路仍然很漫长,充满着风险和挑战。国内创新药下游的产业化资源、商业化经验目前是相当不足的。尤其是细胞基因治疗(CGT)这样全新的领域,已经获批的两款CD19 CAR-T都是引进的产品,国内自研的产品还没有开始商业化落地生根。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在与高质量产品相配套的高质量资源,包括临床CRO、CDMO、药物审评、商业化路径上都充满着挑战。

Q:你是否认为,2022年是对过去几年细胞基因疗法新技术百花齐放过程中存在的层次不齐的乱象的一次净化?这种净化是否已经到位?

A:整个创新药行业现在面临的融资困难,或者说“资本寒冬”,即使没有大环境下行也会发生。因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前几年创新药资本狂热导致的泡沫,是泡沫必然会破裂,这是自然反应。其实创新药,尤其是CGT这样的新兴领域,受整体经济环境的直接影响并没有像其他领域那样显著。

国内创新药近几年的发展,高度依靠成立时间不长的初创Biotech,以前日子非常好过,但到了现在的资本寒冬,对于每一家需要靠持续融资来维持研发管线进展的初创Biotech来说,影响都很大。对于不少处于临床关键阶段的公司,甚至可能是致命的。

狂热资本的加持下,不可避免地会催生出泡沫,形成内卷。实际上没那么多突破性创新,也没有足够的基础性创新来支持这么多Biotech研发,最后大家只能是同质化竞争,这是当前国情之下难以避免的一个现象。所以从行业层面来讲,现在的资本自律也是件好事,中国创新药内在的商业逻辑和市场价值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这就决定了资本市场总要经过纠正和进化的必由之路。二级市场的波涛汹涌只是表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泡沫越早破裂,越能早点开始进化、修正,进一步回归投资的本源、创新的本源、学术的本源。和国际资本比起来,中国投入创新药的资本仍然有限,需要提高现有资本的投资效率和投资精准度。只有经过净化和修正,真正创新的、有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得到合理的人力成本,获得非泡沫化的人才资源,行业才能走得更好。

虽然现在的资本市场修正程度已经很深,但可能还没有到位,我认为大致还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来修复。在后续一两年内,只有再出现一些鼓舞性的、突破性的进展事项,比如产品成功出海,才会重振行业的信心加快走出寒冬。

Q:2022年以来,不少Biotech开始砍管线、裁员甚至卖厂,现金流紧张问题频发,从科学家角度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未来一年是否会持续?

A:这是资本寒冬下的同质化竞争导致的必然结果。砍管线,早砍要比晚砍好。不应该存在的管线早就该砍掉,不要非得等到资本寒冬现金流断了,要卖厂房的阶段才开始砍管线。没有核心竞争力的、没有差异化的管线,早就应该砍掉,而不是放在那里烧钱,继续通过讲故事,去取悦投资人。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就是企业和投资机构一起低效决策,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Q:国内靶点内卷并不是秘密,为什么大家要等到付出惨痛的代价,才意识到走了一段歧路?

A:就像我前边说的国内一些现实环境问题导致内卷经常是无奈的选择,同时可能国内不少Biotech的创始人有时即使再苦、再累、为了面子,也要咬牙坚持下去。但海外的Biotech竞争理性程度更高,资本对创新水平的要求也高许多,文化层面上更没有所谓的“面子问题”。

要扎实练内功,点对点突破

Q:可一个科学家通常只擅长一个细分领域,那是否意味着Biotech的创新是不可持续的?

A:如果只擅长一个方向的科学家,又要做创新,又做企业风险确实是非常大的。创业者即便不是全才,至少也要知识面要非常广,方方面面都要懂才能方方面面都能做到最好,才可能增加成功的那一线希望。往细了说,创始人要有企业家的思维,还要了解投资界的逻辑,基础研究很扎实的同时要对临床需求很敏感。

Q:现实当中,我们也了解到做原创创新的企业也在面临“靶点难找、创新更难”的情况。从CAR-T的研发来说,靶点有限也是迟早的事。怎么找到差异化的靶点或者怎么实现突破?你是否认为,在中国同质化是不可避免的?

A:简而言之,企业就是要扎扎实实修炼内功。如果研发弱就加强研发,找真正优秀的人才,要真正懂得行业技术逻辑,确实能够发现新靶点、新机会,建立新平台才是上上之策。在CAR-T领域,已经被证明有效的、经过安全性验证的、可成药的靶点确实少之又少,所以同质化竞争导致的低效资金投入、内卷,这些老问题确实难以避免。除非创新药后面的资本更快、更彻底地觉醒,或者等中国资本市场在更长期、更惨烈的竞争中成熟起来,主动淘汰掉不专业的投资基金,形成更专业、更协作分工化,更信任体系更成熟的资本市场。

产业和资本环境的改善也必将引导创新企业提高效率,使有限的社会资本能聚焦投入到真正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项目上,使他们得到发展,最终能够参与到国际竞争,从而给投资人带来回报,真正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实际上,七八年前能看懂生物医药和CGT的投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这些年,越来越多投资机构引进了一些生物专业的年轻优秀博士参与进产业研究和投资决策。但是很多国内投资机构的投资决策观念相对国际上的专业资本还有一定差距,而且往往又比较性急,总想“大干快上”,总想“赢者通吃”,总想尽快拿到回报,这些理念都不符合医药市场本身的投资逻辑。

Q:国外的FIC产品大多来自实验室转化,而国内产学研转化似乎还有很长一段路。你从产业再回归到学术界,从多重视角上,产业界做不出FIC的原因是什么?在你看来国内没有形成良好转化生态圈的关键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改善?

A:国内生物医药过往的积累比较少,底子比较薄。虽然这些年科研已经有了很大的跃进,国家投入也非常大,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比如硕博毕业生数量全球第一,但是以国内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评价机制,很难涌现原创性的成果。基于基础研究的转化就更难了。一个健康高效的产业转化机制,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圈和一套闭环的创新链,而目前国内在创新链上的不少环节都存在问题。比如在基础研究方面投资主要由政府的考核评价来分配,而评价机制几乎只能依靠论文发表这一相对公平但有些片面的指标,来机械化地管理资源分配。由于缺乏可信赖的真正同行评议体系的支持,政府的管理只能依赖论文,学术机构只能采取论文和影响因子这样相对公平的“一刀切”机制来评价。其造成的过度导向,让整个学术体系出现了大量为了快出论文,得到经费而做研究的成分,这就模糊了学术的初衷和本意。进一步就出现了大量跟随性的研究成果,虽然容易发表论文,也有影响因子,但缺乏原创性的价值,有量无质。所以产业界并非不想通过产学研合作做转化,而是缺乏好的基础研究成果来做转化。如果企业现在想做原创性的研究,只能靠企业自己的资源以及很有限的内部科研团队来做。除了基础研究这个环节,企业内部也缺乏活跃的BD,以及推动技术合作和产业合作的风气。此外还有投资机构的成熟度,政府扶持政策的聚焦与优化。因为政府的资金也有限,不能什么行业都扶持,在医药行业中,也不能什么领域都同样扶持,应该聚焦在一两个真正有潜力和欧美竞争的优势领域加大扶持。比如在CGT这一新兴领域,中国已经做到世界前列。

医药监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也被寄予厚望。过去这些年的药监改革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给中国的创新药建立了基本土壤。随着监管进一步完善,现在以临床价值为中心的引导,相信会更好,医保资源也能进一步向创新药来倾斜。

Q:近日国外获批了一款现货型CAR-T,这算不算CAR-T领域的里程碑事件,国内这样的里程碑还要多久?

A:这款现货型产品,虽然不是主流的CAR-T产品类别,但也确实算得上CAR-T领域的一个里程碑事件,证明了只要有独特的临床价值和足够的安全性,也可以获得FDA这样的监管机构的支持。对整个CGT行业来说这是还是相当振奋的消息,能够更好地激励我们走创造独特临床价值的差异化产品之路。

国内现在的通用型CAR-T的IND刚刚报批,至少还有两三年才可以去做判断。但总体来说,目前的通用性产品在临床疗效各方面和自体CAR-T仍有较大的差距,并没有真正解决现在的核心临床问题——即不光要便宜和随时可以治疗,同时要有最佳的疗效和安全性。而对于很多晚期肿瘤患者,同一个靶点的新型细胞药物可能就只有一次治疗机会,最优疗效的产品才会在长期市场竞争中最后获得医患的认可。

Q:你身在科学家的圈子里,觉得大家今年整体状态怎样?在研发立项的心态上有没有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以你自身为例,2022年最让你操心的事情是什么?2023年你的预期会不会好一些?

A:年初离开了自己创立的传奇生物后,我有更多自由来思考以后想做的事情,尤其是筹划最擅长的从0到1的工作。建立细胞基因治疗研究院也是为了加强和临床的交流,这个过程让我了解到还有哪些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可以通过CGT来进行颠覆性改变。

经过近一年的思考和准备,除了继续深度参与学术界的工作,引导科研成果转化来培养人才外,我也决定2023年再次创业,在深圳创立了Wondercel Therapeutics(湾岛细胞科技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探索解决细胞药物存在的现有不足,开发更安全更经济下一代免疫细胞治疗技术从而释放人源免疫细胞在肿瘤治疗、器官移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治疗领域的无限潜能。

未来一方面会通过自建的方式搭建新的平台型知识产权技术,另一方面会加强与业内公司的合作。相信后疫情时代,对于我国众多的创新细胞与基因治疗企业会有更大的机会“直道超车”走向国际,引领中国生物医药走向全球领先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