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31日,Yuhan Corporation(简称“Yuhan”)表示,已与J INTS BIO就针对HER2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 JIN-A04签订授权协议。合作金额高达3.25亿美元,其中包括190万美元的预付款,以及根据未来开发、许可和销售情况支付的分期付款。Yuhan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别向J INTS BIO投资了150万美元,目前持有14.8%的股份。
Yuhan代表方表示,“通过此次合同,追加了抗癌药物的管线,在开发第2、3期LECLAZA(lazertinib)试验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J INTS BIO代表方表示,“JIN-A04有望成为‘HER2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希望,有望成为Best-in-Class的TKI疗法”。
关于JIN-A04
JIN-A04是一款针对具有HER2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的新型口服TKI,对HER2外显子20插入突变NSCLC细胞系显示出有效的疗效,且在HER2 Exon20插入突变细胞系的体内小鼠模型中,证明了显着的肿瘤消退。
2023年4月,公司在AACR上展示了JIN-A04的最新研究数据。结果显示:
在细胞活力测定中,JIN-A04强烈抑制针对Ba/F3细胞系的细胞活性,以表达突变体HER2 YVMA(IC50 = 11.1 nM)和GSP(IC50 = 1.4 nM);优于Mobocertinib(YVMA的IC50 = 27.1 nM,GSP的IC 50 = 3.3 nM),且与Poziotinib相当(YVMA的IC 50 = 3.4 nM,GSP的IC50 = 0.4 nM)。
在正常细胞系中,JIN-A04不抑制HUVEC(IC 50 = > 1000 nM)和BEAS-2B(IC 50 = > 1000 nM)细胞系的活性,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HER2 WT活性(IC50 = >1000 nM)。
在蛋白表达分析中,JIN-A04在Ba/F1 YVMA和Ba/F2 GSP细胞系的p-EGFR、p-AKT、p-ERK6/3和p-S3的所有信号通路中均在低剂量水平下受到有效抑制。
关于HER2外显子20插入突变药物
HER2外显子20插入突变(Ex20ins)是一种罕见的亚型,在NSCLC中约占2-4%。对于携带HER2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无论是初治(treatment naive)还是经治(previously treated)患者,都没有批准的治疗方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研针对HER2 Ex20ins在研的药物不足20种,其中多数是针对EGFR/HER2 Ex20ins设计。
关于Yuhan
Yuhan(柳韩洋行)是一家韩国制药和化工企业,总部位于汉城铜雀区,于1926年由伊尔汉柳创立,并于1962年在韩国证券交易所上市。
2023年一季报显示,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 195 亿韩元(约合人民币 1.1 亿元),同比增加286.9%,增长率达到了三位数。同期,销售额为 4314 亿韩元,增长了 8.5%。在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中,专利技术收入为72 亿韩元,同比增长了 393%。另一方面,广告费同比减少 21.5%达到 172亿韩元。
从业务部门的表现来看,处方药部门的销售额为 2610 亿韩元,同比增长 8%;非处方药销售额同比增长 6.2%达到 550 亿韩元。海外事业部销售额为 692 亿韩元,同比增长 24.4%。公司第一季度在研发上投入 350 亿韩元,同比增加 19%。
公司在药物布局上,主要集中在肿瘤、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中枢神经/周围神经等领域。
柳韩洋行在肿瘤领域的布局
在肿瘤领域,公司代表药物是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lazertinib(拉泽替尼),韩国之外的权益已转让给美国强生旗下的杨森制药。Lazertinib在具有激活EGFR突变、T790M突变和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具有强活性。2021年1月18日,韩国食品药品管理局(MFDS)批准Lazertinib用于既往接受过EGFR-TKI治疗的EGFR T790M突变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
2023年4月,公司在《Lung Cancer》期刊公布了一项真实世界的多中心研究结果,在既往接受过EGFR-TKI治疗的晚期EGFR T790M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研究结果显示:客观缓解率(ORR)为62.1%,疾病控制率(DCR)为94.2%。当中位随访时间为11.1个月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3.9个月。OS、DOR和TTF尚未确定。在33例可评估的脑转移患者的亚组中,颅内DCR为93.5%,ORR为57.6%;中位颅内PFS为17.1个月(95%,置信区间:13.9~NR)。
韩国生物制药产业在全球影响力近几年逐渐增强
生物技术和医学相关产业已成为韩国新的经济增长引擎。根据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处的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韩国医药品市场规模突破2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85亿元),同比增长9.6%。同时,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的《2021年全年进出口动向》显示,2021年韩国医药品出口额为84.9亿美元,同比增长20.5%。
1、韩国以生物类似药为起点,政府发展战略扶持,至今在全球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在1997年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将生物制品产业定位为新的支柱产业并大力扶持,生物制品的生产迅速扩大,同时,韩国政府采取的促进一流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创业,对民营企业开放生物制品技术开发设施等措施,使得韩国生物制品的发展成效陆续显现。2014年韩国政府制定了《生物制药产业的前景及发展战略》,确立了生物类似药2020核心课题和生物类似药2020各领域的具体课题。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MFDS)2015年发布的《生物类似药评估指南》中指出生物类似药是与已上市的参照药在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具有可比性的生物制品。随着2012 年韩国批准了 Celltrion Inc.的 Remsima(参比制剂为强生的 Remicade[英夫利西单抗])进入市场,成为首个批准生物类似药单克隆抗体(MAb)的国家,截至2022年,韩国已批准 39 款生物类似药(Cort Ellis),而Celltrion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已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
2、韩国创新药定价与支付体系参照欧盟,支持本土医药创新发展,研发管线全球第四
2022年度,韩国新增上市药品1782件,目前,韩国的生物药产业年产值己进入世界Top15榜单,并成为全球第十大临床试验基地,首尔在全球临床试验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一,在美国FDA批准的新药数量排名中,韩国位列第十位。
2021年全球创新药销售额区域分布(BCG分析,张自然老师整理)
韩国研发管线占比仅低于美、中、英(Pharmaprojects、有数Data Vision)
原文链接:https://www.koreabiomed.com/news/articleView.html?idxno=2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