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两个月达成超32亿合作!GSK斥资翰森背后的靶向B7-H3/B7-H4 ADC究竟有何魅力?
产业资讯 凯莱英药闻 2023-12-22 2046

2023年12月20日,翰森制药与葛兰素史克(“GSK”)共同宣布,双方就翰森制药自主研发的ADC新药HS-20093达成独家许可协议。翰森制药将授予葛兰素史克开发、生产及商业化HS-20093全球独占许可权利(不含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根据协议条款,翰森制药将获得1.85亿美元首付款,并有资格获得最多15.25亿美元的成功里程碑付款。该产品商业化后,葛兰素史克还将就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以外的全球净销售额支付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而就在两个月前,翰森就曾与葛兰素史克就另一款ADC新药HS-20089达成独家许可协议;根据协议条款,翰森制药将收取8,500万美元首付款,并有资格收取最多14.85亿美元的成功里程碑付款;该产品商业化后,葛兰素史克还将就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以外的全球净销售额支付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两笔ADC新药的交易金额超32亿,靶点都集中在B7-H3/H4家族,这一新兴靶点究竟有何魅力?

一、关于B7-H3/H4

B7 家族是一组调控T细胞激活和分化的免疫调节配体,会在获得性免疫细胞、先天免疫细胞、和多种癌症组织中表达。目前已经发现10 余种B7 蛋白分子,包括B7-H1(PD-L1)、B7-H3和B7-H4 等。

B7-H1即PD-L1,PD-1/L1通路已经在肿瘤免疫疗法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一类基石药物。

B7-H3发现早期主要被证明作为共刺激受体,促进CD4+和CD8+T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并在T细胞受体信号传导的情况下选择性地刺激干扰素γ(IFN-γ)而产生免疫刺激功能。研究表明B7-H3在免疫细胞中主要发挥共抑制作用,帮助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因此,B7-H3过表达被认为与肿瘤患者的不良预后以及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关。

B7-H4是一种负性协同共刺激分子,在多种肿瘤细胞、抗原呈递细胞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上异常高表达,并通过抑制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反应参与肿瘤的免疫逃逸。近年来通过对B7-H4作用机制的研究证实,B7-H4可通过参与多种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增强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及抗凋亡能力,从而促进肿瘤的进展。

与PD-L1一样,B7-H3 和B7-H4广泛表达于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除了乳腺癌、肝癌和肺癌等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疾病以外,还包括子宫内膜癌、胆管癌、结肠癌和卵巢癌等,已成为新兴的免疫治疗靶点。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进入临床阶段的靶向B7-H3 ADC药物有20余款,国内翰森制药、第一三共及迈威生物等正在开展Ⅱ期临床试验,此外国内赛道布局企业还包括百奥泰等。

靶向B7-H3 ADC管线

此外,全球在研的B7-H4 药物相对B7-H3 药物相对较少,国内靶向B7-H4 ADC 药物进入临床阶段的为翰森制药的HS-20089 和阿斯利康的AZD8205。

靶向B7-H4 ADC管线

重点药物介绍

1、HS-20093

HS-20093由全人源化的B7-H3单抗与拓扑异构酶抑制剂(TOPOi)有效载荷共价连接而成,目前正在中国进行多项用于治疗肺癌、肉瘤、头颈癌及其他实体瘤的Ⅰ期和Ⅱ期临床研究。

根据在2023 ASCO公布的晚期实体瘤中的I期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客观缓解率(ORR)为30.0%,疾病控制率为86.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5.4个月。在小细胞肺癌受试者中,ORR为63.6%,所有肿瘤缓解均在首次有效性评估时发生,mPFS为4.7个月,3个月PFS率达72.7%。3例受试者发生过剂量限制性毒性,最大耐受剂量(MTD)为12.0 mg/kg Q3W。

2、HS-20089

HS-20089采用了经临床验证的ADC技术,即拓扑异构酶抑制剂(TOPOi)有效载荷,目前正在中国进行用于治疗妇科癌症的Ⅰ期临床研究。

根据在2023 ESMO公布的首项人体/I期试验数据,结果显示:在33例可评估疗效患者中,8例达到部分缓解(PR),缓解率为24.2%,疾病控制率(DCR)为63.6%。16例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中的6例达到PR,缓解率为37.5%。在潜在靶向治疗剂量(4.8和5.8 mg/kg)下,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12例患者有5例PR,缓解率为41.7%。

在安全性上,2例患者中观察到3次剂量限制毒性(DLT,均为7.2 mg/kg),最常见(≥20%)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为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贫血、血小板减少、呕吐、疲劳、丙氨酸转氨酶升高、厌食、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和低钠血症。未报到间质性肺疾病和输液反应。

3、Vobramitamab duocarmazine

Vobramitamab duocarmazine(MGC-018)是MacroGenics自主研发的一款ADC药物,由人源化B7-H3单克隆抗体、可切割连接子、毒性药物Duocarmycin(DUBA)偶联而成,可破坏分裂和非分裂细胞中的DNA,从而使得细胞死亡,拟用于治疗B7-H3阳性的实体瘤。

根据此前公布的数据,在I/II期剂量递增和队列扩展研究中:在剂量递增部分,9例前列腺癌患者中有5例在治疗中出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下降≥50%,2例患者靶病灶缩小(1例缩小29%),II期推荐剂量(RP2D)为3mg/kg,IV,Q3W。在队列扩展部分,16例可评估患者中有4例(25%)靶病灶数减少超过30%(2例确认PR,2例未确认PR),39例可评估患者中21例(53.8%)的PSA降低超过50%。

83名患者(96.5%)发生至少1次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其中最常见的TRAEs(发生率至少为20%)是疲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掌跖红斑综合征、胸腔积液、恶心和虚弱,未报告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安全性可控。

4、AZD8205

AZD8205是由阿斯利康利用专有Linker技术构建的靶向B7-H4的ADC药物,通过可裂解Linker将B7-H4单抗INT016与新型拓扑异构酶1抑制剂(TOP1i)AZ'0132相连。在小鼠的三阴性乳腺癌模型中,AZD8205单次静脉给药就获得了69%的总缓解率,36%达到了完全缓解[2]。在B7-H4高表达和DNA损伤修复缺陷的肿瘤模型中,AZD8205还表现出了更强的抗肿瘤活性。

根据2023 AACR公布的数据,在PARP抑制剂耐药或低B7-H4表达PDX模型中,AZD8205与AZD5305联用再次证明了其比单一疗法更高的抗肿瘤活性;此外,AZD8205与抗PD-L1抗体联用时同样增强了抗肿瘤疗效。

二、翰森近年来的交易

翰森制药是中国领先的创新驱动型制药企业,致力于通过持续创新改善人类健康与生命质量,重点关注抗肿瘤、抗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类疾病、代谢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

翰森制药发展历程

在全球化战略布局下,翰森制药加速国际BD合作,积极探索新靶点、拓展新方向、引入新技术,同时努力将自主研发成果推向世界。

在License-out方面,2022年翰森制药阿美替尼上市许可申请获英国MHRA、欧洲EMA受理,有望成为国产同类品种中首个成功出海的三代EGFR-TKI,惠及全球患者步伐稳步迈进。

在License-in方面,翰森制药近年已达成近20项BD项目,通过引入差异化高价值的成熟创新产品、高差异早期项目和强化技术平台合作等,大幅增强管线覆盖,为公司“创新+国际化”储备“高价值成长空间”。

三、GSK中国的战略调整

近日据行业媒体报道,GSK中国正在进行重大组织架构调整,对原来业务进行重组,自2024年1月1日起,将组建特药、疫苗、呼吸三大核心业务部门。公司方表示,调整后将重塑产品线业务,以实现更加聚焦和高效的组织运营;力图通过此次调整,打造一支高绩效、高执行力、高生产力的特药团队,实现特药领域的快速、持续增长。

除ADC外,翰森制药与GSK的渊源还包括一款新型三萜类抗真菌剂——Ibrexafungerp,该药物最早由美国SCYNEXIS公司开发,2021年2月,翰森制药与SCYNEXIS签订授权协议,负责Ibrexafungerp在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开发、监管批准及商业化。2023年3月,GSK与SCYNEXIS达成独家许可协议,以 5.93亿美元引进抗真菌药ibrexafungerp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2023年7月,Ibrexafungerp(枸橼酸艾瑞芬净)的上市许可申请(NDA)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受理,拟用于成年和初潮后女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治疗。

如何更好地经营和开发中国市场,对所有跨国药企都是一场全新的考验。与“品味”相投的翰森制药在两个月内再携手,能否助力GSK中国在2023年“跻身中国跨国制药公司前十强”,敬请期待!

参考资料

1、公司官网

2、太平洋证券

3、bioSeedin柏思荟、药时空、多玛医药、同写意

您可能感兴趣
4-6万美元!印度推出首个非霍奇金淋巴瘤CAR-T疗法
4-6万美元!印度推出首个非霍奇金淋巴瘤CAR-T疗法
产业资讯 细胞基因治疗前沿 2025-01-27 186
FDA发布biomarker分析方法验证指南
FDA发布biomarker分析方法验证指南
产业资讯 NCCGCP1962 2025-01-27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