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药促会 2011/9/14
工作组会议会场
9月14日,中国药促会与美国药品研发和制造商协会(以下称美国PhRMA)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美中医药知识产权专家第二次工作组会议”。会议由辉瑞国际贸易政策部高级主管Paul Neureiter和中国药促会执行会长宋瑞霖主持。中主参加的人员有: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的陈昕副处长、绿叶制药知识产权部总监孙立芳和中国药促会的陈昌雄、贾晖、黄毅。美方参加人员有:美国PhRMA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副总裁Anthony Cino、高级顾问David E. Korn、高级助理总律师David Korn、助理副理事长Richard Kjeldgaard,还有美国商会的Jennifer Osika、安进公司的Catherine Robinson、赛诺菲公司的Michael Swanson。
工作组会议由上午和下午两部分组成。上午中美双方各作了两个专题报告。美方由David E. Korn介绍了美国专利法的修改情况。美国专利法修正案已经国会讨论通过,提交总统签署。修改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优化专利局的审查流程以提高专利质量;二是,完善专利授予后审查程序;三是,完善专利相关诉讼制度,增加了对虚假标识专利的违法行为的处罚和司法程序。Richard Kjeldgaard作了关于数据保护制度在促进创新方面的作用的报告。他指出,由于风险高、投入大,数据保护制度对生物医药的意义尤其重大。中方由陈欣和陈昌雄分别作了《关于中国专利实践中药物专利充分公开的要求》的报告和《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与中国药品专利法律制度完善》。陈欣详细阐述了专利法和《专利审查指南》关于药品专利申请过程中如何充分公开有关技术的要求。陈昌雄介绍了中国医药产业近5年来的发展状况以及如何处理药品专利保护和药品注册审批关系的政策研究情况。
下午,中美双方讨论了以下三个议题:
一是,如何完善两协会即将在10月峰会上签署的关于保护医药知识产权的联合声明。中国药促会提出了包括生物医药的含义在内的10点意见。美方表示赞同。
二是,中国药促会与美国PhRMA下一步如何加强合作。下一步双方的合作应当更加务实,以求取得成效。中国药促会提出了包括联合开展课题研究、举行创新药物展览等5点意见。美方完全同意。
三是,10月份峰会的筹备事宜。双方首先对日程安排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然后对相关的会务安排工作作了深入的探讨。
通过与会的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此次专家工作组会议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积极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为10月峰会的胜利召开和两协会将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